【老手艺】杆上论斤两 秤下述匠心

       编辑:即墨市文化馆          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     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 发表时间:2017/11/20
    

早上九点,初冬的暖阳透过窄小的窗户,柔和地照进一间杂乱而拥挤的小西屋,沐浴着斑驳阳光,47岁的制秤人孙连勇神情专注,他左手把持着秤杆,右手的舞钻在秤杆上熟练地上下提压,留下一排细密的小孔……日前,在金口镇庙东一村记者见证了一把杆秤的诞生,聆听了孙连勇30余年制秤卖秤的心路历程。他说,无论时下电子秤多么盛行,他始终放不下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。

手艺传承5代

行业比赛父亲年年拿第一

一直以来,孙连勇的家族以制秤手艺在附近村镇小有名气,而他是家族第5代传人。

“我初中毕业便开始跟着父亲学制秤,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,经历了杆秤最兴盛的时代,也目睹了它的萧条。”提及过往,孙连勇感慨万千。

据他介绍,上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,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,杆秤因携带方便,容易辨识而广受欢迎,当时即墨地区有29家制秤作坊,100多人从事杆秤制作,他们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3倍。“那时候计量局每年都组织行业比赛,我父亲年年拿第一,我们做的秤一集能卖40多杆,供不应求,而现在一集也就能卖出四五杆。”

制秤是个良心活儿

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马虎

打磨秤杆、包皮、安秤刀、定秤心、校准、分斤两、钻孔、镶星……一杆不起眼的秤从选杆到制作完成,要经历数十道工序,而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差错都能让这杆秤报废。

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,一个制秤人的手艺全体现在准与不准之间。”孙连勇说,制秤是技术活儿,需要专注力和经验,他制作一杆秤一般需要2个小时,这期间要全神贯注,而安秤刀、定秤心等关键环节最考验手艺人的经验。

他还告诉记者,制秤更是一个良心活儿,容不得半点“小动作”。刚学制秤的头两年,他做的每一杆秤父亲都要挨个校,以确保卖出的每杆秤都是精准的。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,才有了孙连勇30余年“做秤如做人”的坚守。

30年间,他制作了几万杆秤,最大的能称150公斤,最小的仅能称100克,误差都在标准范围内。“不能为了蝇头小利,坏了咱做人的名声”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
时过境迁

杆秤手艺渐行渐远

“我不干了就真没人干了,但是还有人找。”随着电子秤的普及,杆秤越来越没有市场,杆秤手艺人纷纷转行,孙连勇的哥哥10年前转行进了工厂,如今是一工厂厂长。而他因为放不下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以及那些需要杆秤的人,一直坚守着让他每年收入不足2万元的老手艺。

孙连勇坦言,作为家里的顶梁柱,看着同龄人打工挣得比自己多很多,心里很不是滋味,曾多次考虑转行,但当他看到顾客买到杆秤的喜悦表情时就动摇了。

“虽说制秤手艺传了5代,但我儿子却不识秤,更没有兴趣跟我学。”提及接班人,孙连勇笑得有些无奈。

如今,做秤之余,孙连勇也在村附近的工厂打些零工,但只要有人需要杆秤,他都会立马放下手中的活……(高洪菊 田靖贻)